聯(lián)系我們
聯(lián)系人:張先生13320953555
聯(lián)系電話:028-38191455
傳真號碼:028-66157477
Email:jh1718@126.com
QQ號碼:514540209
微信號碼:jh1718
阿里旺旺:新建華科技
聯(lián)系電話:028-38191455
傳真號碼:028-66157477
Email:jh1718@126.com



技術詳情
光纖網(wǎng)絡常用的儀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
日期:2025-05-01 17:26
瀏覽次數(shù):3939
摘要:
1 前言
光纖通信是上世紀70年代發(fā)展起來的,由于其具有傳輸頻帶寬、損耗小等特性,故發(fā)展迅猛?,F(xiàn)在,光纜傳輸網(wǎng)已成為承載巨大信息量的信息高速公路。因此,保證其**、暢通是非常重要的。這樣,就要求有一套能夠準確地測量光纖傳輸特性,并能夠接續(xù)光纖的儀器,以便能夠隨時了解光纖的傳輸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光纖障礙并及時排除故障。
1 光纖通信系統(tǒng)維護常用的儀器
2.1 光時域反射儀(OTDR)
光時域反射儀是根據(jù)光的后向散射與菲涅耳反向原理制作的。它利用光在光纖中傳播時產(chǎn)生的后向散射光來獲取衰減的信息,可用于測量光纖衰減、接頭損耗、光纖故障點以及了解光纖沿長度的損耗分布情況等,是光纜施工、維護及監(jiān)測中必不可少的工具。OTDR在實際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盲區(qū)對OTDR測量精度的影響。我們將活動連接器、機械接頭等特征點產(chǎn)生反射引起的OTDR接收端飽和而帶來的一系列“盲點”稱為盲區(qū)。對于OTDR來說,盲區(qū)越小越好。盲區(qū)會隨著脈沖寬度的增加而增大,增加脈沖寬度雖然增加了測量長度,但也增大了測量盲區(qū)。
所以我們在測試光纖時,對OTDR附件的光纖和相鄰事件點的測量要使用窄脈沖,而對光纖遠端進行測量時要使用寬脈沖。
2)由于盲區(qū)對OTDR測量精度的影響,所以為了準確測量較短距離的光纖傳輸參數(shù),應加接裸纖盤。
3)在測量光纖時,一定要選擇與被測光纖相匹配的OTDR進行測量,這樣才能得到各項性能指標均正確的結果。如果使用單模OTDR模塊對多模光纖進行測量,或使用多模OTDR模塊對單模光纖進行測量,光纖長度的測量結果雖然不會受到影響,但光纖損耗、光接頭損耗、回波損耗等的測量結果都是不正確的。
2.2 剝纖鉗
剝纖鉗用來剝除光纖的涂面層。廠家在生產(chǎn)光纖時為了保護裸纖和區(qū)分不同的纖芯,都要在裸纖上涂上一層涂料。我們在熔接時,要把這一層剝離。在剝纖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熱縮管應在剝覆前穿入,嚴禁在端面制備后穿入。
2)剝纖時應掌握平、穩(wěn)、快3字剝纖法。“平”,即持纖要平,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緊光纖,使之呈水平狀,所露長度以5cm為宜,余纖在無名指、小拇指之間自然打彎,以增加力度,防止打滑。“穩(wěn)”,即剝纖鉗要握得穩(wěn)。“快”,即剝纖要快,剝纖鉗應與光纖垂直,向上方向內傾斜一定角度,然后用鉗口輕輕卡住光纖,右手隨之用力,順光纖軸向平推出去,整個過程要自然流暢,一氣呵成。
3)觀察光纖剝除部分的涂覆層是否全部剝除,若有殘留,則應重剝。如有極少量不易剝除的涂覆層,可用醫(yī)用棉球蘸適量酒精,邊浸漬,邊逐步擦除。
4)將醫(yī)用脫脂棉撕成層面平整的扇形小塊,蘸少許酒精(以兩指相捏無溢出為宜),折成“V”形,夾住已剝覆的光纖,順光纖軸向擦拭(X、Y軸各擦拭一遍)。棉花粘上大量污垢后要及時更換,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層面,這樣既可提高棉花利用率,又防止了光纖的2次污染。
2.3 切割刀
切割刀用來切割光纖,以保證光纖的端面平整。如果光纖的端面不平整,則不能熔接,或者接進去后損耗大。所以,切割是光纖端面制備中*為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,合格的光纖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條件,端面質量直接影響到熔接質量。在切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要清潔切割刀和調整切割刀位置,切割刀的擺放要平穩(wěn)。切割時,動作要自然、平穩(wěn),勿重、勿急,以避免產(chǎn)生斷纖、斜角、毛刺、裂痕等**端面。光纖的端面切割一定要整齊,兩個端面相互間的傾斜角要小于0.3°。
2)合理分配和使用自己的右手手指,使之與切割刀的具體部件相對應、協(xié)調,以提高切割速度和質量。
3)切割后的裸纖長度應保留在1.5cm左右。若太長,熔接后超過熱縮管長度,則不能保護裸纖。
4)謹防光纖端面污染。制備光纖端面時必須先擦拭后切割,制備好的光纖端面必須清潔,不得有污物。裸纖的清潔、切割和熔接應緊密銜接,不可間隔過長,特別是已制備的端面切勿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,更不能使其受潮。移動時要輕拿輕放,防止與其他物件擦碰。在接
續(xù)中,應根據(jù)環(huán)境,對切刀“V”形槽、壓板、刀刃進行清潔,防止端面污染。
5)將光纖放置到熔接機的V型槽中時動作要輕巧。這是因為對纖芯直徑為10pm的單模光纖而言,若要熔接損耗小于0.1dB,則光纖軸線的徑向偏移要小于0.8pm。
6)長期使用后,切割刀的刀鋒鈍了,切出來的光纖端面就不平整,此時可旋轉圓形刀片,使鋒利的刀鋒對準光纖。
2.4 熔接機
熔接機(Fusion Splitter)用來將兩段光纜中需要連接的光纖連接起來。熔接時采用短暫電弧,燒熔兩根光纖端面,使之連成一體。這種連接方法,其接頭體積小、機械強度高、光纖接續(xù)后性能穩(wěn)定。在熔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熔接時要根據(jù)光纖材料和類型,正確合理地設置熔接參數(shù),如預熔電流、預熔時間、主熔電流、主熔時間及光纖送入量等關鍵參數(shù)。
2)在熔接過程中還應及時清潔熔接機“V”形槽、電極、物鏡、熔接室等,隨時觀察熔接中有無氣泡、過細、過粗、虛熔、分離、錯位等**現(xiàn)象,注意OTDR跟蹤監(jiān)測結果,及時分析產(chǎn)生上述**現(xiàn)象的原因,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。
3)如多次出現(xiàn)虛熔現(xiàn)象,則應檢查熔接的兩根光纖的材料、型號是否匹配,切刀和熔接機是否被灰塵污染,并檢查電極氧化狀況,若均正常,則應適當提高熔接電流。
4)熔接完成后,應調整好光纖,使裸纖位于熱縮管的中間位置(切不可使裸纖露在熱縮管外面),然后放入加熱倉中進行加熱。
5)熔接完成后,要及時做好記錄,包括順序、芯數(shù)、顏色、熔接損耗等。
6)熔接機電極的使用壽命一般約2000次。使用時間較長的熔接機電極會被氧化,導致放電電流偏大而使熔接損耗值增加。此時可拆下電極,用蘸酒精的醫(yī)用脫脂棉輕輕擦拭后再裝到熔接機上,并放電清洗一次。若多次清洗后放電電流仍偏大,則須重新更換電極。
光纖通信是上世紀70年代發(fā)展起來的,由于其具有傳輸頻帶寬、損耗小等特性,故發(fā)展迅猛?,F(xiàn)在,光纜傳輸網(wǎng)已成為承載巨大信息量的信息高速公路。因此,保證其**、暢通是非常重要的。這樣,就要求有一套能夠準確地測量光纖傳輸特性,并能夠接續(xù)光纖的儀器,以便能夠隨時了解光纖的傳輸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光纖障礙并及時排除故障。
1 光纖通信系統(tǒng)維護常用的儀器
2.1 光時域反射儀(OTDR)
光時域反射儀是根據(jù)光的后向散射與菲涅耳反向原理制作的。它利用光在光纖中傳播時產(chǎn)生的后向散射光來獲取衰減的信息,可用于測量光纖衰減、接頭損耗、光纖故障點以及了解光纖沿長度的損耗分布情況等,是光纜施工、維護及監(jiān)測中必不可少的工具。OTDR在實際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盲區(qū)對OTDR測量精度的影響。我們將活動連接器、機械接頭等特征點產(chǎn)生反射引起的OTDR接收端飽和而帶來的一系列“盲點”稱為盲區(qū)。對于OTDR來說,盲區(qū)越小越好。盲區(qū)會隨著脈沖寬度的增加而增大,增加脈沖寬度雖然增加了測量長度,但也增大了測量盲區(qū)。
所以我們在測試光纖時,對OTDR附件的光纖和相鄰事件點的測量要使用窄脈沖,而對光纖遠端進行測量時要使用寬脈沖。
2)由于盲區(qū)對OTDR測量精度的影響,所以為了準確測量較短距離的光纖傳輸參數(shù),應加接裸纖盤。
3)在測量光纖時,一定要選擇與被測光纖相匹配的OTDR進行測量,這樣才能得到各項性能指標均正確的結果。如果使用單模OTDR模塊對多模光纖進行測量,或使用多模OTDR模塊對單模光纖進行測量,光纖長度的測量結果雖然不會受到影響,但光纖損耗、光接頭損耗、回波損耗等的測量結果都是不正確的。
2.2 剝纖鉗
剝纖鉗用來剝除光纖的涂面層。廠家在生產(chǎn)光纖時為了保護裸纖和區(qū)分不同的纖芯,都要在裸纖上涂上一層涂料。我們在熔接時,要把這一層剝離。在剝纖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熱縮管應在剝覆前穿入,嚴禁在端面制備后穿入。
2)剝纖時應掌握平、穩(wěn)、快3字剝纖法。“平”,即持纖要平,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緊光纖,使之呈水平狀,所露長度以5cm為宜,余纖在無名指、小拇指之間自然打彎,以增加力度,防止打滑。“穩(wěn)”,即剝纖鉗要握得穩(wěn)。“快”,即剝纖要快,剝纖鉗應與光纖垂直,向上方向內傾斜一定角度,然后用鉗口輕輕卡住光纖,右手隨之用力,順光纖軸向平推出去,整個過程要自然流暢,一氣呵成。
3)觀察光纖剝除部分的涂覆層是否全部剝除,若有殘留,則應重剝。如有極少量不易剝除的涂覆層,可用醫(yī)用棉球蘸適量酒精,邊浸漬,邊逐步擦除。
4)將醫(yī)用脫脂棉撕成層面平整的扇形小塊,蘸少許酒精(以兩指相捏無溢出為宜),折成“V”形,夾住已剝覆的光纖,順光纖軸向擦拭(X、Y軸各擦拭一遍)。棉花粘上大量污垢后要及時更換,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層面,這樣既可提高棉花利用率,又防止了光纖的2次污染。
2.3 切割刀
切割刀用來切割光纖,以保證光纖的端面平整。如果光纖的端面不平整,則不能熔接,或者接進去后損耗大。所以,切割是光纖端面制備中*為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,合格的光纖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條件,端面質量直接影響到熔接質量。在切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要清潔切割刀和調整切割刀位置,切割刀的擺放要平穩(wěn)。切割時,動作要自然、平穩(wěn),勿重、勿急,以避免產(chǎn)生斷纖、斜角、毛刺、裂痕等**端面。光纖的端面切割一定要整齊,兩個端面相互間的傾斜角要小于0.3°。
2)合理分配和使用自己的右手手指,使之與切割刀的具體部件相對應、協(xié)調,以提高切割速度和質量。
3)切割后的裸纖長度應保留在1.5cm左右。若太長,熔接后超過熱縮管長度,則不能保護裸纖。
4)謹防光纖端面污染。制備光纖端面時必須先擦拭后切割,制備好的光纖端面必須清潔,不得有污物。裸纖的清潔、切割和熔接應緊密銜接,不可間隔過長,特別是已制備的端面切勿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,更不能使其受潮。移動時要輕拿輕放,防止與其他物件擦碰。在接
續(xù)中,應根據(jù)環(huán)境,對切刀“V”形槽、壓板、刀刃進行清潔,防止端面污染。
5)將光纖放置到熔接機的V型槽中時動作要輕巧。這是因為對纖芯直徑為10pm的單模光纖而言,若要熔接損耗小于0.1dB,則光纖軸線的徑向偏移要小于0.8pm。
6)長期使用后,切割刀的刀鋒鈍了,切出來的光纖端面就不平整,此時可旋轉圓形刀片,使鋒利的刀鋒對準光纖。
2.4 熔接機
熔接機(Fusion Splitter)用來將兩段光纜中需要連接的光纖連接起來。熔接時采用短暫電弧,燒熔兩根光纖端面,使之連成一體。這種連接方法,其接頭體積小、機械強度高、光纖接續(xù)后性能穩(wěn)定。在熔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熔接時要根據(jù)光纖材料和類型,正確合理地設置熔接參數(shù),如預熔電流、預熔時間、主熔電流、主熔時間及光纖送入量等關鍵參數(shù)。
2)在熔接過程中還應及時清潔熔接機“V”形槽、電極、物鏡、熔接室等,隨時觀察熔接中有無氣泡、過細、過粗、虛熔、分離、錯位等**現(xiàn)象,注意OTDR跟蹤監(jiān)測結果,及時分析產(chǎn)生上述**現(xiàn)象的原因,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。
3)如多次出現(xiàn)虛熔現(xiàn)象,則應檢查熔接的兩根光纖的材料、型號是否匹配,切刀和熔接機是否被灰塵污染,并檢查電極氧化狀況,若均正常,則應適當提高熔接電流。
4)熔接完成后,應調整好光纖,使裸纖位于熱縮管的中間位置(切不可使裸纖露在熱縮管外面),然后放入加熱倉中進行加熱。
5)熔接完成后,要及時做好記錄,包括順序、芯數(shù)、顏色、熔接損耗等。
6)熔接機電極的使用壽命一般約2000次。使用時間較長的熔接機電極會被氧化,導致放電電流偏大而使熔接損耗值增加。此時可拆下電極,用蘸酒精的醫(yī)用脫脂棉輕輕擦拭后再裝到熔接機上,并放電清洗一次。若多次清洗后放電電流仍偏大,則須重新更換電極。